主要承担国家和地方各级区域性、基础性、公益性地质调查、古生物调查和基础地质科研、科普等工作,同时为社会提供地学基础支撑服务,建院以来累计承担各类地质项目90余项。
近20年来,共承担省部级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4项,遍布八闽大地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。其中1:2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项7个图幅,面积约7.3万平方公里,1:5万区域地质调查项目22项75个图幅,面积约3万平方公里,提交区调报告25份,优良率为100%,优秀率80%。在陆相火山岩、构造混杂岩和古生物领域调查研究作出突出贡献。发展完善了国内领先的陆相火山岩区“火山构造—岩性岩相—火山地层”三重填图方法,并成功将该方法推广应用到大兴安岭中生代火山岩带,推动了该地区陆相火山岩调查研究的重大进展。建立了福建闽北—闽中新元古—古生代马面山两期洋—陆俯冲增生作用模式,重塑了福建大地构造演化格局。近几年开展了全省古生物化石调查研究、产地保护及科普推广工作,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、国内影响力的成果,在上杭新发现3处大规模恐龙足迹化石产地,已识别足迹1500余个,鉴定出16属19种,其中新属3种,新种10种,疑似小型哺乳动物足迹1种,是中国迄今发现的多样性最高、数量最多、最为密集、潜力巨大的晚白垩世恐龙足迹群。团队荣获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2项,获福建省青年突击队、省级青年文明号等荣誉称号,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、福建省先进工作者1人、中国地质学会野外青年地质贡献奖—金罗盘奖3人、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、福建省金牌工人2人。